8月19日上午,我校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单位主任雷晓康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赴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渭南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调研儿童福利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创,社会事务科科长高小平,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吴超,副站长牛元媛等陪同调研。
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是2003年8月1日在渭南市收容遣送站的基础上转制成立的,主要负责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临时救助、上街救助劝导、医疗救治及未成年人流浪期间的临时救助和流浪前的提前介入、早期干预和源头预防,及渭南市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等,另外还承担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天津等五省区的跨省救助业务。
在站内工作人员的带领和介绍下,基地调研团队了解了救助站及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基本架构、人员配备、工作流程等内容,并对儿童宿舍、心理辅导室、手工室、文体室等站内基础设施进行现场调研。为更好开展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提升全市儿童福利,自2013年起,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渭南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首创政社合作模式,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和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开展合作,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家庭响应”的思路,提供儿童专业社工服务。通过民间筹资与政府购买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开创了流浪、困境儿童源头预防、社会保护和民政救助保护相结合的区域化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模式。
在随后进行的座谈会上,调研团队围绕救助站工作基本情况、风险点等问题与救助站负责人员进行深入讨论,双方一致认为,在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识别、监测机制中,应注重源头预防,发挥多主体优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协同治理格局;通过在福彩投注站、重点区域的商店及饭店等布点,调动人民群民、环卫工人参与积极性,借助派出所、行政执法大队日常巡查,利用快递、外卖、百度地图等业务性质等多种方式,形成全方位、多样化的工作格局。在单位现存风险源、风险点层面,应重点关注包括成年救助对未成年救助的行为示范效应、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传染疾病、治安破坏等方面,多措并举提供高质量救助帮扶和儿童保障。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及公民等多元主体作用,形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专业性等优势互补,已成为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提升治理效率的重要保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我国民政工作推进的重要环节,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所在。
相关新闻报道:
8868体育官方入口副院长雷晓康率队调研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