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陕西省民政事业实现突破发展,民政领域政策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各类民政服务项目加速推进,民政系统在保障基本民生、推进社区治理、完善养老服务、健全儿童福利等领域取得重大进步。为进一步了解各地市民政事业的发展环境和工作创新情况,8月19日下午,我校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主任雷晓康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赴渭南市民政局开展民政工作调研。渭南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创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高小平、张蓓,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杨志宏,社会福利科干部孙幸幸参与本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创重点介绍了渭南市的养老服务业、儿童福利工作概况。截止2018年底,渭南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9.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9%,其中70-79岁老年人达28.4万,80-89岁老年人达9.8万,90-99岁老年人达1.1万。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渭南市民政局坚持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为核心、机构养老为补充,不断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推动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发展。
目前,渭南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96所。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家,累计服务时间100多万小时,受益老年人达到4.5万人;市级养老公寓1所,设立床位300张;社会福利院1所,设立床位160张;县级养老服务中9个,设立床位2074张;公办敬老院17所,共有床位3126张;日间照料中心57所,设立床位1925张,其中26所正在建设当中。民办养老机构67所,设立床位7588张,入住老年人3985名,入住率达到了52.5%。农村幸福院1037家,设置床位8238张。全市共有养老床位23411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8.7张。在养老资金投入上,渭南市累计投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专项建设资金2.2亿元,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儿童福利工作中,渭南市民政局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儿童关爱、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目前,渭南市共有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0所,市级儿童福利院1所。全市共有农村留守儿童33946人、困境儿童12929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44人、孤儿510人、孤儿大学生103人。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工作排查中,渭南市民政局采用信息化系统对留守儿童数据进行动态更新,整合相关服务资源。在儿童福利工作内容中,民政局近年来不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关爱保护工作、“欢迎来我家做客”主题媒体开放日活动、“爱相伴·Me同行”困境未成年人保护纪实展等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工作,实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服务。
同时,张永创副局长也指出当前渭南市民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渭南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导致渭南市养老服务财政投入不足、养老机构基础设施较为滞后、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不健全。在儿童福利工作中,基层儿童工作力量较为薄弱,儿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服务组织缺乏。下一步,渭南市民政局将不断创新养老服务的管理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鼓励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儿童服务工作中,渭南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引进社会力量开展主题帮扶活动,加强对山区困境儿童的心理援助工作。
基地主任雷晓康教授表示,社会组织是提升民政工作质量的重要力量,应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孵化,推动民政工作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医养结合是当前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新模式,未来渭南市应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
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工作是渭南市民政工作的重要抓手。民政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始终坚持多元共治、协调发展的理念,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着力解决重点人群的基本民生问题,调动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民政事业发展的服务多样化、治理精细化、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