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教授“陕西”
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
是我院目前教龄最长的教师;
是发表学术著作、论文无数的大咖;
众多头衔的背后,
他也是一位朴实平凡的父亲;
是一口地道陕西话的风趣老头儿;
更是一位花甲之年仍坚守在
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他是梁忠民,一位许多已经毕业
和尚未毕业的公管人都熟悉的老教授。
经历Experiences“陕西老汉”的求学从教经历
(梁忠民老师照片)
艰难求学,矢志不渝走上教育岗位
1977年恢复高考,成为梁老师改变自身命运的转折点。对于那时候的他来说,农村出身使他并没有很多接触书本的机会,虽然读书不多,却热爱读书的感觉。对知识的渴望成为梁老师坚持求学的动力,即使考上了大学,也坚持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毕业之后,成为大学老师,走上讲台,一直奋斗到现在,已有三十五载,成为我院教龄最长的老师。在梁老师看来,做一名好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有三个转变:一是把老师当做一种职业,养家糊口,但只当作职业,可以做得很好,但是不能做的很突出很优秀; 二把职业转为事业去追求,固然能取得一定成就,但不见得做得开心、做得快乐;三由职业到兴趣,才能享受“老师”这一身份带给自己的乐趣。梁老师坦言,现在的自己已经由第二种状态慢慢转变为第三种状态,享受给学生上课的每一分钟,每每听到学生对他课堂的反响很好时,劳累和困乏都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严谨治学,摸索中探寻做学问之路
对梁老师来说,其实管理学并不是自己的“老本行”。历史专业出身,教授党史、革命史8年,1988年国家急需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临危受命,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进修,跟随当时著名的行政专家黄达强学习,从而开启了自己的行政管理学之路。迄今为止,梁老师在历史与行政方面发表了文章150多篇,独著、合著16部书。在治学过程中,也确实遇到过不少困难和瓶颈,但兴趣成为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唯一的遗憾是本科毕业未能继续深造,没考研究生的原因是自己英语不好,于是一边教学一边摸索做学问的道路,可能走的弯路比较多,但路终归是自己探究出来的,乐在其中。尤其在三四十岁时,一天要上十节课,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到家,吃个馍,利用教书的业余时间搞研究、写东西,直到凌晨一两点。
风趣幽默,这个教授很“陕西”
有一年开学很忙,梁老师连续三周末给学生上课,第四周上完课后一名学生在贴吧上发评论:“我们今天下午终于听到梁教授讲课了,然而大部分没听懂,他就像“佟掌柜”(一口陕西话),“南方人很方啊……”。 第二次上课时在课堂上梁老师还请教了同学们佟掌柜是谁,当时同学们哄堂大笑。搞清楚情况后,梁老师说:“我比佟掌柜说得好......我的陕西话其实是变味的陕西话,不是很土......”
一口地道的陕西方言是大多数学生对梁老师最深的印象。对于很多外地学生来说,刚开始听梁老师上课,陕味儿方言常常会使他们听得摸不着头脑,但风趣幽默的梁老师会使所有学生渐渐爱上这口陕味儿浓郁的方言,甚至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表示,他们还想再回去听听梁老师的“陕西话”。
励志笃行,在“公诚勤朴”中践行西大精神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打量了这位受人尊重的老教授的办公室,发现办公设施极为简单,没有多余的装饰,也没有繁华的用品,可谓践行了“公诚勤朴”的西大精神。梁老师授课、研究三十余年,只有一桌、一椅,几册书卷,一杯清茶,和一颗装满学术和家国抱负的研究之心。
与此同时,我们看见了穿着也极为朴实的梁老师衣服上显眼的地方——那就是我院的徽章。梁老师说道“这是开学典礼时学院党委书记给带上的,我一直没舍得摘。”在这质朴的话语中,细微深处,满满的都是对我校、对我院的情怀,他从不溢于言表,只是默默将学院放在心中。那不仅仅是他待了一辈子的工作岗位,更是满载他学术和教书育人理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