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8868体育官方入口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8868体育官方入口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单位简介合作交流 — 正文

上一条:基地研究员助理在长安区韦曲街道友谊街社区开展调研 下一条:智库成员参加2022年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并顺利结业

关闭

基地成员集体参与“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
 

9月17日,由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我院和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大学人文社科处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我校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单位成员集体参与学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在开幕式中,傅利平院长首先介绍了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的历年举办情况以及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思想。澳门大学胡伟星院长认为此次论坛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港澳与内地同样面临公共治理、提高管治水平的问题,希望在本次学术会议中可以彼此切磋经验交流心得。香港中文大学郝雨凡副院长认为本次云上交流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推动两岸四地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台湾政治大学江明修教授指出实践走在理论的前沿,理论是相对的落后,当前在实践领域需要拥有一个共同的治理平台,展现当前的研究成果,在推广治理经验的过程中加强两岸四地的交流。天津大学雷鸣书记提出希望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公共治理实践领域水平的提升,并且介绍了当前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综合智库建设的现状。最后青海民族大学马维胜校长总结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主旨报告由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世栋副教授主持。

澳门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教授作了题为《澳门数字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他结合澳门自身的城市特质,重点探讨了澳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现状和挑战、机遇和优势,提出了合适的发展策略和可行建议。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朱光磊教授分享了对中国政府纵向间共同事权问题的几点初步认识。他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通过梳理中国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状况,得出中国存在较多的共同事权这一结论。随后,又从制度优势和现实问题等方面探讨了共同事权多的优劣势。最后从强化中央承担、支持地方履责等四个方面对合理规范共同事权划分提出优化策略。中国人民大学我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马亮教授以《数字减负何以可能?》为题进行分享。他论证了行政负担这一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与普遍性,并针对数字政府与行政负担进一步论述,围绕“数字政府如何增加行政负担”的现实表现和“数字政府如何降低行政负担”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使我们对数字政府与行政负担的关系进一步明晰。他建议要加强对行政负担的研究,为减负实践提供理论指引。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我院马晓东教授以《高原复杂环境下的灾害应急协同治理》为题进行报告。他从青藏高原气候海拔高亢、基础设施薄弱、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等高原复杂环境变现入手,从转变观念、功能作用、理论框架、运转机制等方面结合灾害应急治理协同的内容,提出应从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物资管理、医疗体系保障、慈善救助体系建设等建议应对高原突发灾害。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我院许恒周教授以《农村数字化贫困治理如何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为题进行报告。他指出,数字化贫困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差的农村地区和群体中尤为明显,他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农村居民数字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实施地域差异化的农村数字治理贫困方式,缩减地区城乡发展不均衡的技术支撑,助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平行论坛1的主题为民族地区数字化发展与城市智慧治理。贺颖英汇报的题目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情感治理》,提出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要从政府政策理念创新入手,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重视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注重人文关怀,考虑适吋引入情感治理理念。王梅汇报的题目是《数字赋能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她强调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有差距,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其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数字赋能是能否实现“弯道超车”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韩啸、余怡婷汇报的题目是《智慧城市能够减少犯罪发生吗》,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能够通过居民收入增加技术应用赋能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对城市犯罪数量的减少,其作用大小顺序为技术、收入和资源。孙雪松汇报的题目是《从测度到引导: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其评价体系》,强调建设智慧城市能够通过居民收入增加技术应用赋能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对城市犯罪数量的减少,其作用为技术、收入和资源。何继新汇报的题目是《数智化公共服务平台参与、居民福利增值与服务供给效能提升》,指出数智化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了居民获取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机会,平台架构者需要重视对参与居民的公共服务赋能。杨龙、吴涵博汇报的题目是《条块结构视角下国家治理单元的选择与运用》,提出了治理单元的基本类型,并对治理单元在空间治理中的意义,以及中国如何划定、重构、利用各类治理单元展开了探讨。

平行论坛2的主题为数字化赋能与智慧健康养老。电子科技大学龚泽鹏做了题为《感知疫苗效果与疫苗接种意愿:框架信息的放大效应》的会议报告,他提到当前最重要的防控策略就是接种疫苗,通过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龚老师在结论中指出,框架信息会增加受访者的接种意愿,损失框架得到效果是最好的。澳门城市大学做了题为《澳门智慧养老服务的认知、使用与需求研究》的会议报告。娄老师首先介绍了澳门的老龄社会现状,面对养老难题,特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支持。通过问卷调研及数据分析,提出对于长者而言要加大试用宣传,面对照顾者的推广比长者更高效。华北电力大学孙兆辉做了题为《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潜力测算》的会议报告。研究基于动态、静态失能率下失能老人人口预算,进行了人口规模估计,最终提出要继续扩大长护险覆盖范围、逐步完善定价与筹资体系、加强监督管理、与养老医疗护理产业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华侨大学陈家宁做了题为《新加披、俄罗斯和智利三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的会议报告。提出新加坡建立了个人账户完全积累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在改革中出台辅助制度。俄罗斯以“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为基础,在改革中建立三方分责的制度体系。智利建立了完全私有化的社会保障,在改革中以“打补丁”式改革。华侨大学田洁玫做了题为《协同发展视角下福州市医疗资源布局优化研究》的会议报告。提出医疗资源在新发展中提出均等化要求,因此以不一致指数为基础,进一步得出区域医疗资源的匹配协同指数,最终得出医疗资源区域协同优化和类型协同优化两类政策。天津大学陈琴做了题为《PPP项目为何落地容易发展难?——基于P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过程的分析》的会议报告。研究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信息流转过程探讨其落地容易发展难的背后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的支持信号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但社会资本存在信息识别存在偏差、技术支撑较差导致后期发展困难。

平行论坛3的主题为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刘盟基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两个大背景,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以《政府人才政策对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为题进行了汇报。马冉、张昊以《新发展格局与营商环境:理论逻辑和关系辨析》为题,从学理层面阐释“新发展格局”和“营商环境”这两个概念,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新发展格局赋予我国营商环境建设新的内涵。邱鹏飞教授以《大力提升数字时代我国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为题,总结出数字时代赋予粮食安全治理的5个特征,要求我们协调好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4对关系、把握好2个度,充分运用整体性治理思维和数字思维,从多维度提升数字时代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水平。李高雅、许冠南以《双链耦合的创新生态系统网络嵌入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制度主义视角》为题,基于当前研究的两大缺口,构建了中观层面“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耦合创新生态系统网络嵌入作用机制模型,并以宁波数控机床产业为例,从制度主义视角探析企业在双链耦合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网络嵌入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刘璐、应作斌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个人征信合作路径研究》为题,基于当前粤港澳征信行业发展现状与差异,研究欧盟、世界银行UEMOA征信局计划等优秀跨境征信运行机制,提出从运行模式层、政策法规层、技术标准层三个角度推进大湾区跨境征信体系化建设。顾爱华教授以《论数字公民的身份构建及价值实现路径》为题,提出要明确“还数于民”的关键前提、搭建“信任体系”这一重要支撑、建构“数字能力”这一重要基础,最终从政府自身创新、社会治理创新、公民自身成长等维度找到数字公民身份构建和价值的实现路径。

平行论坛4的主题为数字化转型与公共治理。南开大学常健教授作了题为《人的数字化生存及其人权保障》的报告。数字化时代的人权保障不仅需要政府建立规制数字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法律法规,而且要求开发和运用数字化技术的企业和网络社交平台加强自我约束,并建立人人必须遵守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伦理。济南大学韩芳副教授作了题为《需求供给理论视角下的慈善组织诚信建设行动逻辑研究》的报告。基于需求供给理论视角,认为慈善信任危机的本质是慈善信任供需不均衡,并以S省为例,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分析紫山组织诚信建设的困境,并提出优化进路。西南交通大学林晶晶教授作了题为《国内政策试点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的报告。以“政策试点”为研究主题,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得出四点结论:现有研究的研究方法还需要从单一案例向多案例交叉转变,同时要加强量化研究;研究内容方面应加强与一般性政策过程理论对话;加强微观视角探析,增加跨学科合作;学术合作需要加强。天津师范大学宋林霖教授作了题为《“放管服”改革促进公共价值实现的治理逻辑》的报告。认为“放管服”改革是以“价值共创引领、组织结构变革、数字技术嵌入、治理机制创新”的实践方式,将政府同社会的公共价值期望与公共部门的使命目标、战略管理、组织形态及交付模式有机联系起来,夯实改革的公共价值共创基础,重构公共价值共创生态网络,回归“价值本位”的公共治理范式。厦门大学徐国冲教授作了题为《治理视域下的数字时代反垄断与监管架构》的报告。以大历史的治理视角,挖掘反垄断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治理意蕴,构建数字时代中国特色反垄断监管的治理模式,即政府、市场、社会和技术“四位一体”的监管架构。中国人民大学张友浪作了《Procedural justice and willingness to coproduce》的报告。认为程序正义有助于提升公民个体与公务员的合作意愿,指出未来“放管服”改革中要注重提升流程设计中的公平性,以进一步提高公民与政府的合作意愿。

平行论坛5的主题为数字时代的危机预防与应急管理,五位汇报者分别从危机学习、风险决策、疫苗接种等不同维度进行汇报。华北电力大学的李娉老师汇报的题目是《危机演化与应急学习:重大风险管理的运作机制》,并以北京市疫情防控的案例,提出从应急反应到常态化防控、从应急方案到正式立法、从政策管控到基层减负、从分散工具到系统构建四类转变思路。大连理工大学的刘毅教授从组织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和地理邻近性三个角度汇报了《政务服务平台新冠专区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的孙英英以四川省雅安市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案例,汇报了《农户风险防护意愿及行为评估研究》,认为政府提供的信息对农户安全认知水平起着重要影响。天津商业大学的薛立强老师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观察,汇报了《应急时期激励公职人员担当作为的制度建设》的研究。最后,天津大学的朱子健博士,立足于17个城市案例数据的分析,利用FsQCA的研究方法,结合TOE框架,汇报了《城市疫情常态化防控何以可能》的研究,得出一是城市常态化高疫情防控水平有着“齐驱并进”和“异路同归”的特点;二是经济基础是城市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关键;三是我国不同地区城市疫情防控水平驱动存在明显差异。

平行论坛7的主题为数字政府与智慧政务服务。南京财经大学的叶琳为大家介绍了“O2O普惠型数字政府”,其认为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之所以呼唤O2O普惠型数字政府,是因为其能够扩大群众受惠范围、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以及提升政府公信水平。建设路径包括前后贯通落实以民为本、虚实融合实现协同效应、内外互补建设人才队伍以及软硬兼施弥合数字鸿沟。新疆大学的雷霆教授指出,新疆基层智慧治理应该解决主体、内容、手段三个层面的问题,从成效与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介绍了“访惠聚”智慧治理,指出其存在的结构性困境与功能性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西南交通大学的刘科宏指出,政府回应的协同网络结构主要包括“权力聚集”、“选择协同”、“政策导向”三方面的突出特征,并从横纵协同格局、主题价值观念、协同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的祁志伟教授首先对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演进予以分析,指出数字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运行和治理模式,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实现决策精准化目标。随后指出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源互通难、资源共享难、数据互联难三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中共西宁市党校张晓娟老师从治理智慧化、数字化、透明化三个方面介绍了西宁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创新实践,认为其存在数字素养与数据思维尚未形成、数字化转型存在“三难”、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数字治理专业人才缺乏四大问题,提出了包括提升数字素养在内的五项对策。南开大学张志红教授对数字政府时代的技术治理边界展开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回归国家社会关系的本质偏好。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高丽老师首先对数字时代治理理论,即网络化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数字时代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思维方式、预测准确、管理模式三个方面阐释了理论对变革的驱动,分析了我国当前推动政府数字治理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博士平行论坛2的主题为数字化与政府治理。天津大学的韩佳芮博士作了题为《“十四五”时期政府治理改革的任务、方向与对策》的报告,阐述了“十四五”时期政府治理的总体思路,国内外政府治理的新发展以及优化政府治理的主要对策。上海交通大学的刘羽晞博士作了题为《“轻便的智慧治理”——以B镇“一码通”案例为例》的报告,分析了智慧治理“笨重性”的基本表现,B镇治理的现状与问题以及智慧治理“轻便化”的运作机理。天津大学的李青博士作了题为《大数据背景下民族地区政府智慧治理创新研究》的报告,分析了智慧治理的时代背景,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现状,智慧治理的必要性与困境及其实现路径。电子科技大学的罗意博士作了题为《中国数字治理平台研究进展》的报告,阐述了数字平台治理的现实背景与学界现状,运用Citespace进行了相关文献的研究概览,基于三阶段分析了数字平台治理的现存特点与有待改进之处。天津大学的马韶君博士作了题为《公众感知导向下的城市数字合作生产——以智慧医疗为例》的报告,提出了数字环境下公民如何就诊与智慧医疗运营效果如何的问题,以有限合供为切入,分析了公民参与智慧医疗服务合作生产的过程、结果与运行机理。

博士平行论坛3的主题为数字化与健康养老。南京大学王晟昱博士做了题为《社会组织的危机学习与协同治理机制——以B市为例》的会议报告。通过社工组织危机协同治理机制和基金会危机协同治理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总结三方面启示:统筹协调者的领导力是化解潜在疫情危机的前提;坚持需求导向、资源的精准对接是协同防控的关键;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可有效提高危机信息协同与疫情防控的效率。华东师范大学高鹏飞博士做了题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属性冲突及其化解--基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论绎》的会议报告。利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方面来解释框架。然后论述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属性冲突的外在表征为:对产品及服务功能和供需关系的认知存在误解、“政府-市场”边界尚待厘清、部门间的产业信息资源尚需互联共享和产业的运营模式与供给链条尚需调整。天津大学尼玛东周博士做了题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管理评估》的会议报告。从三江源、三江源国家公园和园区研究设计来具体介绍研究区域和设计。其次,介绍了评估指标体系的特色是:区域特色、代表性特征、系统性特征和务实性特征。最终得出五点总结性结论。湖南农业大学夏冬平博士做了题为《基于数字技术赋能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内生性发展研究》的会议报告。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数字赋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内生性发展的内在架构和数字技术赋能农村互助养老内生性发展路径。天津大学杨洁博士做了题为《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用户使用意愿研究》的会议报告。通过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并给出建议:加强养老服务供给、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强支持力度。天津大学房亚楠博士做了《远程医疗发展策略挖掘:基于APRIORI算法的二维政策文本分析》的会议报告。利用坐标图清晰描述了研究框架,简要说明了数据收集与Apriori算法,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期刊论坛中,有来自《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公共管理学报》《公共管理评论》4位期刊主编老师进行分享。《中国行政管理》期刊的主编解亚红老师在分享中首先对《中国行政管理》期刊的栏目设置、发表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回归初心、回归实践、回归经典、回归自己”四个方面提出了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学术期待。解亚红老师指出,在公共管理研究中,要回到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学科的使命,论文的写作要以真实的管理实践为起点,体现中国特色,写作要与理论源头相呼应,并且要注重论文写作要与“自己”发生链接。《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期刊的常务副主编何艳玲老师指出,《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立足“引领、科学、厚重”的研究定位,回应“国之大者”。何艳玲老师认为,好的社会科学研究要求坚持科学、美感和推动社会正义的导向,在论文写作中,要基于中国的研究,符合整体学科理论走向,立足中国探究普遍性、世界性和全局性问题。最后,何艳玲老师希望在研究中不仅仅建构理论,而且能够激发思想。《公共管理学报》期刊的主编米加宁老师从案例研究出发,分析了现有案例文章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案例研究需要解决案例研究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如何理解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标杆作用,明确西方治理理论的形成条件以及任何一种理论形成的独特条件,以及为什么中国场景的案例能够验证西方的理论。米加宁老师指出,《公共管理学报》倡导能够用案例提出独特的中国场景问题、构建基于案例的中国场景的解释框架、在中国场景下实现与西方理论的对话的案例研究文章。《公共管理评论》期刊的主编梅赐琪老师介绍了《公共管理评论》的期刊定位是处理好本土和世界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期刊和学界的关系,讲好中国公共管理故事,以及《公共管理评论》期刊深度参与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活动情况。针对学术论文写作,梅赐琪老师分享了有关研究的“基点”是什么的思考。梅赐琪老师指出,现有的研究出现了理论的、质性的、宏大的、人性的研究以及实证的、量化的、细碎的、工具的研究两种分化,做学术研究的意义在于“编织意义之网”,研究的基点就在于与现有的“意义之网”发生关联。

版权所有:8868体育官方入口(官方)APP下载安装IOS/安卓通用版/手机版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