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思雨:我校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单位研究助理,E-mail:siyuu1121@163.com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已经构成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大的破坏力根源于其突发性,提高应急能力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期有效透明的信息公布能增强全社会的危机判断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的生命财产损失。
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变机理非常复杂,突发性强,事件发生后,一方面,公众信息缺乏,急切想了解事件背后的相关信息知识,但自身甄别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官方权威信息传播不畅,街头巷议、小道消息就会填补信息不明造成的真空,加之官方权威信息的不对称和广大民众的从众心理,引发谣言滋生,引起公众惶恐惊慌和疑虑情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信息透明是关键的一环,能起到稳定社会舆论、传递知识和信息、平稳公众心态的作用,及时真实正确科学的信息宣传也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应急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普及率达61.2%。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错综复杂的疫情防控中,采用科技助推信息透明,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消灭谣言假消息生存空间,有利于政府机构在应急管理链中发挥积极响应作用。
1.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布即时消息
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疫情防控,将信息公开及时上传至平台,避免谣言不实消息抢先挤占信息场,及时引导舆论。互联网疫情防控系统可分为疫情专栏、医疗专栏、以及物资专栏。
疫情专栏主要包括:行程查询搜索摸排、降低普通民众恐慌情绪;疫情分布数据实时追踪、使民众掌握权威即时信息;抗击疫情宣传、提高民众凝聚力众志成城战胜疫情;
医疗专栏主要包括:医疗专家在线问诊、为一线医务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各地区各定点医院空床位发布、为民众提供有效信息及时得到治疗;
物资专栏主要包括:生活物资供给、监督物价调整保证正常供应;社会捐助物资流程监督、确保物资到达实处。
2.推动信息透明工作常态化,建立有效机制
据调查,公众对官方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认可度较高,因此政府应分配一定的媒体资源给予支持。首先,建立信息透明的长效机制,提高发布频率,加深群众印象;其次,信息发布公开的内容要用群众可接受的词汇去代替深奥生涩的专业词汇,用直观精确的表达传递信息,摆数据,讲实话,让群众听得进去;再次,信息透明内容需有所侧重,结合地区实际和受众需求,回答关键问题,解决重点问题,系统全面推进。
3.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发挥社会力量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倾向于使用微信微博等电子媒介获取信息,而对于老年群体仍更倾向于通过传统媒介获取信息。为了使信息更好地与老年群体这一受众实行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公众覆盖面,政府可通过授予权力、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或志愿团体等社会力量入驻信息平台。根据不同群体的具体特点和偏好,采取电话、基础线上教学等方式进一步开展信息操作培训、疫情防控信息宣传等志愿活动。使用互联网发挥社会组织力量配合政府开展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