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上午,基地全体成员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讨论会,由刁心怡负责主要内容汇报。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市域层级内政府如何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整合主体,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好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的应有之义。刁心怡首先从县域社会治理向市域社会治理场域转换的视角出发,阐发市域社会治理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次,在界定市域社会治理概念的基础上,找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定位把握,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入手,剖释理论与研究问题的契合度。在此基础上,聚焦职能部门责任不清、治理主体协同性不强、数据信息共享不畅等碎片化问题。最后,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制度、治理机制和治理技术五个向度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建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当前治理碎片化的格局。
汇报内容结束后,基地成员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容展开了讨论。汪静博士和陈泽鹏博士指出,论证过程中应该更加凸显问题意识,明确研究问题,同时研究理论应注意进行本土化修正,进一步梳理研究思路。张田博士指出,可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更加充分的展实研究框架的内容。其余成员也分别围绕汇报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最后,基地主任雷晓康教授总结提出,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下一步可从整体性市域社会治理的结构与功能方向进行优化,突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适用性,展现中国式治理现代化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