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各界导报 记者 满淑涵
据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平均近4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其中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专家预测,我国2040年左右将进入超老龄社会且不可逆转。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超老龄社会”,我们还需做好哪些准备?就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学者。
二孩政策 远不能缓解老龄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背后原因是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结合,其中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低位徘徊是导致人口老龄化加速更为重要的因素。“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替代独生子女政策,但就目前数值模拟测算结果显示,全面二孩政策仍远不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巾认为,未来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势在必行。
“人口方面主要是要有家庭友好型政策,而且要落到实处。”西安财经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韦艳指出,当前,应该做好生育配套和生育友好型政策的落实,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比如国家对家庭育儿成本适当移转与分担,通过现金给付、财政补贴、价格监督等方式来保障家庭经济安全,分担家庭的照顾责任,减轻家庭向市场购买照顾服务的经济压力。”
李巾同时指出,随着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逐步弱化,意味着在社会保障方面需要有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还要尽可能动员多方力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低龄老年人力资源 需要再利用
人力人才资源是中国发展的最大优势。近一段时间以来,先后有20多个城市出台了新的人才引进政策。西安财经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韦艳认为,“抢人大战”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人才的渴求,另一方面也映射出我国人口出生率屡创新低、人口红利消失的严峻现实。
“老年人是社会的巨大财富,他们在知识积累、技能传播等方面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8868体育官方入口副院长雷晓康分析指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需早研判、早部署,让老年劳动力发挥作用。“从全生命周期看待老人,以积极视角看待老龄社会,进而把认识短板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这其实是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释放和再利用。”韦艳对此表示赞同。她指出,我国潜在劳动力资源丰富,至少到21世纪中叶,劳动力数量资源尚不存在短缺的担忧,“中国经济奇迹”期间又积累了巨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伴随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可供利用的劳动力数量优势逐步向质量型转变,相对延长了人口机会窗口期,最大限度地创造了可收获人口红利的人口机会。“也就是说,60~64岁的低龄、有能力的老年人口正在变为大龄劳动力资源。”
“两不足”“两不高”问题 亟待破解
老龄化和少子化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中国人口基本国情,使我国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例、代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将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少子化的现实严重程度和未来严峻形势将对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人口快速老龄化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大健康、代步工具等适应老年群体需要的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李巾说,“这种需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相关技术创新。”
雷晓康认为,老龄化社会使得大量老年人向社区聚集,老人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基层社会管理将面临管理难、服务难的严峻挑战。“目前,老龄社会治理过程中面临着‘两不足’和‘两不高’问题,即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不足、老年人社会参与不足,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程度不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不高。”
“就陕西而言,还需在理念、制度、技术方面有所加强。”雷晓康建议,在理念先行的基础上,要以制度为纲,重点发挥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作用,保障医保异地结算等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效。同时,依托“互联网+”全面构建养老服务的需求供给对接平台,实现信息和服务的精准递送。
相关链接:
http://paper.gjnews.cn/gjdb/20180611/mhtml/index_content_25572.htm#page0